每日时讯!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时间:2025-07-11 18:55:59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6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家有考生的受访者中,工学(26.9%)、经济学(14.8%)、理学(14.7%)是填报最多的3个专业大类。32.6%的受访考生家庭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志愿。

填报志愿,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相关资料图)

“路过的学长学姐,给点儿关于填志愿的信息!”几天前,来自河南濮阳的李彤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了一个高考志愿填报求助的帖子,收到不少热心网友的回应。综合学长学姐的建议,再结合自己几天埋头查找资料获得的信息,她终于结束了一轮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方向涉及电气自动化、大数据、会计、英语等。

李彤彤是今年的高考生,在上高三的时候,李彤彤就萌生了想学英语专业的念头。她希望通过这一专业的学习,能与外国友人建立沟通的桥梁,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在实际志愿填报中却事与愿违:在她能报考的院校中,有英语专业录取名额的学校很有限。“对于大学和未来工作的方向感觉有点迷茫,所以基本上一些热门专业都填了。”

来自黑龙江省北安市的王远超目前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工作,他的儿子今年刚刚经历了高考,他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给孩子未来的就业多一分支持和保障。他发现,北方地区一些医疗机构在就业方面机会比较多,在和孩子商量后,孩子填报了与医疗相关的影像技术、康复医疗技术等专业,“填报志愿不能只看兴趣,也要综合分数、未来就业等多方面考量。”

“志愿填报是整个家庭反复考量的结果。在专业选择方面,现在的家长和同学比过去要更实际。”许明(化名)是江苏的一名高三教师,他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偏向于选择就业机会更好的专业,甚至有些家庭在高考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哪怕分数很高也会优先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调查中,工学(26.9%)是受访考生家庭选择最多的专业大类,其次是经济学(14.8%)、理学(14.7%)、法学(14.6%),其他还有:教育学(6.7%)、文学(6.6%)、管理学(6.6%)、医学(4.7%)、哲学(1.9%)、历史学(1.5%)、农学(1.4%)、艺术学(0.6%)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受访者中,如果重来一次,工学(30.9%)依然是受访者的第一选择,其次是法学(11.9%)、医学(11.3%)、理学(10.5%),其他还有:经济学(9.9%)、教育学(6.6%)、管理学(5.8%)、文学(4.1%)、农学(3.6%)、哲学(1.7%)、历史学(1.7%)、艺术学(1.1%)等。

王远超是1995年参加高考的,距今已有30年了。那时的志愿填报在考试之前,在懵懵懂懂的年纪,他听了别人的建议,选择了学医。回首当初的选择,王远超并不后悔,“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个专业。虽然比较累,也比较操心,但我还挺喜欢的。但是对于儿女来说,当医生未必是一个好选择,不过可以选择技师类的岗位,也在医疗行业工作,但没有医生那么累”。

超三成受访考生家庭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并据此填报志愿

来自江苏南京的杨艺涵在填报志愿时发现,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种类比较有限。由于向往教师这一职业,她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师范类,此外,法学等相对热门的专业也在她的志愿表中。

为了填好志愿,杨艺涵的家人花了几千元钱替她报名了一家志愿填报机构作精准的咨询。杨艺涵感觉机构提供的咨询服务还不错:不仅能比较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每一年的录取分数线,还能了解每个学校在未来硕博深造方面的机会和资源,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等,能给自己提供从“冲一冲”到“兜底”的多套方案。

由于在工作期间积累了相应的资源,王远超在帮助儿子填报志愿时没有找专业机构,而是向高中老师及业内人士了解了一些信息,“方向明确后,就根据分数情况去筛选学校,这样会相对容易一些”。

面对众多的专业和院校,高考生填报志愿时会参考哪些方面的信息?数据显示,62.2%的受访考生家庭会参考学校招生官网/省考试院指南,58.0%的受访考生家庭会听从父母/亲友建议,55.2%的受访考生家庭会借鉴学长学姐/校友经验。其他还有:AI填报工具(45.2%)、付费咨询机构(29.5%)、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22.3%)等。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杨艺涵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她选择了政治、地理等多学科的师范方向。她也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了这一专业未来就业的多种可能,“既可以出来在民办学校当老师,也可以去外面做辅导,还可以继续读博深造,我觉得这个专业的灵活性还是挺高的”。

调查中,32.6%的受访考生家庭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并完全按规划选择志愿。

李彤彤感觉,自己今年大概率会被专科批录取,她计划在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如果能录取到心仪的英语专业,她也会考虑学习旅游英语等更加细分的专业,未来尝试更多可能。

受访者中,男性占36.9%,女性占63.1%。今年的高考生占25.5%,高考生家长占43.4%,其他人群占31.1%。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7.7%,二线城市的占35.4%,三四线城市的占23.1%,县城或城镇的占3.3%,农村的占0.5%。

标签:

最新
  • 每日时讯!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2025年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

  • 陕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据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消息,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批次、

  • 汛期若遇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该怎么自救?专家解答来了

    针对近期我国多地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和洪涝灾害,自然资源部陆续启动

  • 端午出游增长6% 大数据揭秘:草原纳凉、海滨避暑成新热点

    今天是端午假期第一天。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端午假期

  • 无糖食品不含糖,多吃不会胖……是真是假?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是指

  • 上海数智赋能提升疫苗预防接种质量

    记者25日获悉,上海始终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警惕AI玩具带来隐私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玩具的类别越来越丰富,曾经只存在

  • 美股指期货全线跳水,金价创历史新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征

  • 2.5毫米“精准围剿” 为肝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穿了大半辈子白大褂,乡村医生徐诚威头一次觉得医院的白色竟有些刺

  • 走进新疆兵团农场屯垦记忆馆,回忆感满满!

    3月17日,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屯垦记

  • 刘建明代表谈生僻字保护:建议纳入国标字库 传承地域文化

    ‘犭央’‘犭茶’(音āng sāng)二字承载着深

  • 2024年我国新批准发布104项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标准物质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8日消息,2024年,市

  • 解码诗裴丝背后的“萧山密码”

    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创新故事还在持续刷屏,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经

  •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和时间是什么?牡丹花期过了怎么处理?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和时间是什么?‌牡丹花的最佳种植时间一般在8-

  • 早春顶流!雅安“赏梅”攻略全网首发

    铛!铛!铛!当雅安这座古城还在瑟瑟发抖时,城市角落里千株梅花开启美

  • 2月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50万人次

    中新网2月2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2日正月

  • 旅游
    • 绿氢“牵手”化工大有可为

    • 扇贝和豆腐皮能一起吃吗(豆腐皮和扇贝肉做法)

    • 美元美债收益率强势 伦敦金日内创新低反弹

    • 荷兰和丹麦均确认将向乌提供F-16战机